关于萨莉亚的最新播客单集刚刚上线,没时间阅读的朋友可以休息眼睛、用耳朵学习
引言:撕开“廉价”标签后的萨莉亚
提到萨莉亚(Saizeriya),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“物美价廉”“学生党的快乐老家”或“家庭的平价食堂”。这家来自日本的意大利餐厅品牌,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低价菜单,在中国乃至亚洲市场收获了广泛人气。
然而,如果只把萨莉亚理解为“便宜”,未免肤浅。翻开其财务报告与公司文件,一个远比想象中更复杂、更具战略深度的商业帝国映入眼帘。事实证明,低价只是结果,而非原因。
真相一:与其说是餐厅,不如说是“食品工厂”
在公司报告中,高管们反复提到一个概念——“食堂业的产业化”。这并不是口号,而是萨莉亚商业模式的核心。
其逻辑在于:将餐厅运作拆解为标准化、可控的工业流程,从食材生产、加工、物流,到门店销售,全部实现极致效率。这正是其能够长期维持低价的根基。
财报显示,这套体系的支撑来自自有中央厨房与加工厂(コミッサリー)。不仅在日本的吉川、神奈川、千叶建有大型工厂,萨莉亚还在澳大利亚设立了 SAIZERIYA AUSTRALIA PTY.LTD.,为全球供应链提供关键原料。
换句话说,当你在门店点一份意面时,其酱料和核心食材可能早已在数千公里外的工厂完成标准化处理。萨莉亚的优势不在后厨“烹饪”,而在于前端的高效供应链与工业化生产体系。它更像一家“食品制造+零售公司”。
真相二:对顾客“抠门”,对员工却很大方
萨莉亚菜单定价上的“节俭”,与员工待遇上的慷慨形成鲜明对比。核心体现就是其大规模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(新株予約権 / ストック・オプション)。
这并非少数高管的福利。仅在 2021 年 1 月的一次激励中,就有 1,936 名员工获授 3,346 个单位的新股预约权,每个单位对应 100 股,共计 334,600 股的潜在认购权。这在餐饮行业极为罕见。
这种机制不仅提升了薪酬福利,更深度绑定了员工与公司的利益。当基层员工也成为“准股东”,他们自然会更注重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,因为公司的盈利直接影响到自己手中的股票价值。
对员工的不吝投入,恰恰构成了萨莉亚组织执行力的核心。
真相三:日本市场承压,亚洲才是真正的“印钞机”
虽然萨莉亚是日本企业,但财报分部业绩(セグメント情報)揭示了关键事实:真正的利润引擎在海外,尤其是亚洲市场。
疫情期间的 2021 财年,日本本土亏损 72.1 亿日元,但亚洲市场却实现 44.25 亿日元盈利。到 2024 财年,日本分部盈利 27.37 亿日元,而亚洲分部高达 116.19 亿日元,足足是本土的四倍。
截至 2024 年 8 月 31 日,萨莉亚海外门店已达 531 家:
- 广州:186 家
- 上海:164 家
- 北京:65 家
- 香港:62 家
- 新加坡:33 家
亚洲市场的繁荣正是“食品工厂”模式强大复制力的体现。数据表明,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业务不仅是收入主力,更是未来增长的战略支点。
真相四:对抗通胀的武器不是涨价,而是效率
管理层提出的措施包括:
- 减少工厂损耗
- 改装门店,营造更舒适的就餐体验
- 数字化门店作业,降低人力成本
- 全面导入自助收银机(2024 年 8 月前已在所有门店完成)
在《总裁致辞》中,公司总结道:“我们将继续彻底减少浪费和固定成本,以降低盈亏平衡点。”
这种极致的内部优化,使其即使在通胀环境下,也能维持“惊喜价”,而非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。
真相五:V 型复苏,抗风险能力惊人
新冠疫情曾让餐饮业陷入低谷,萨莉亚也一度巨亏。但其财报完整记录了惊人的 V 型反转:
- 2020 财年:亏损 34.5 亿日元
- 2021 财年:盈利 17.65 亿日元
- 2022 财年:盈利 56.6 亿日元
- 2024 财年:盈利 81.49 亿日元,超越疫情前水平
这种快速复苏并非偶然,而是对其商业模式四大支柱的最佳证明:
- 亚洲市场盈利为财务回血提供坚实支撑
- 工业化供应链保证供应稳定
- 成本控制文化守住利润底线
- 员工持股激励保障组织执行力
萨莉亚的抗风险能力,正是其系统优势的集中体现。
结论:萨莉亚的启示
深入阅读财报我们发现,萨莉亚的成功远不止于“便宜”。其背后是一套工业化运营、员工长期激励、全球化布局与极致成本控制构筑的精密商业机器。
萨莉亚告诉我们:真正的成本领先,不是压榨员工、牺牲品质,而是对价值链的重构与优化。当多数餐饮企业为生存和涨价苦苦挣扎时,萨莉亚的“反常识”经营哲学,或许揭示了餐饮业更持久的成功路径。
日经新闻 9/21 的关于萨莉亚的最新报道摘要
- 萨莉亚扩张计划
- 萨莉亚计划在中国大规模扩张,门店数将在 2035 年前达到 1000 家,约为目前的两倍,接近日本国内的规模(约 1050 家)。新增门店速度预计为 每年 50 家以上。
- 公司已在武汉设立法人,并投资约 3000 万美元在广州建设新工厂(酱料、意面、披萨生产),预计 2026 年初投产。
- 其他日本餐饮品牌的在华动向
- FOOD&LIFE COMPANIES(F&LC) 旗下回转寿司品牌「スシロー(Sushiro)」计划到 2026 年 9 月期,将中国门店数扩大约 26% 至 190 家。主打低价,一盘寿司 8 元起,并推出符合中国口味的菜单(如“口水鸡寿司”)。
- 物语集团 则计划将汉堡品牌「肉肉大米」扩张至 100 家,以取代高价不人气的螃蟹料理业务。
- 鸟贵族(Toridoll) 在华准备推出低价烧肉丼(30.8 元,低于日本售价),计划从现有 5 家扩张至 500 家。
- 宏观背景
- 近期中国消费低迷,通缩压力加剧。CPI 曾连续 4 个月同比下降,8 月再度下跌 0.4%。
- 在这种环境下,日本外食企业依靠在本土形成的 中央厨房+高效运营 模式,以“高质量+低价格”的组合切入市场,受到消费者欢迎。
- 但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还是巨大的。2024 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 5.5 万亿元(同比 +6%),预计 2029 年增至 6.6 万亿元(比 2024 年增长 20%)。
小提醒
- 如果你常住日本,打算请来自中国的亲友吃饭,最好别选萨莉亚。毕竟这家平价餐厅在中国也遍地开花,招待他们去那儿,可能会被觉得有点“掉价”,不太有面子。
- 石破之后的日本首相选举定于10月4日举行,若右翼反中的高市上台的话,中日关系很可能长期走低,对日企的在华经营应该是有坏影响的,最终也会拖累其业绩和股价。还是那句老话:股市有风险,投资要谨慎。
(参考)中国的萨莉亚店面/门面的设计风格
以下图片非原创,全部来自网上






评论